五一劳动节
本周周五,是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。这个节日,最早源自美国芝加哥城工人大罢工事件。我国于1949年12月决定,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。国际节日“五一劳动节”,是宣扬劳动精神的一个节日,那么大家知道,我国五一劳动节意义纪念什么吗?接下来就由本期老黄历来为大家解说相关知识吧,一起来看看!
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。1890年5月1日,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,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,争取合法权益。从此,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、游行,以示庆祝。
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,用顽强、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,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,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,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。所以,人们才这么注重劳动节。
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。
1989年后,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,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。
也许许多人对劳动节本身的意思并不知晓,但是一说到假期,人们必定是比较兴奋的。因为假期的时候,不仅仅可以放松心情,还可以陪伴家人,而且劳动节为什么放5天之长呢?让我们接着来一探究竟吧。
假期的由来
2020放假安排中最大的亮点在于“五一”劳动节。其具体安排,既是对2019年休假安排的延续扩展,也是对社会广泛关切的积极回应。
2019年,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,将2019年“五一”劳动节调休时间调整为5月1日至4日。这既体现了对民意、民情和民生的高度重视,也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。
2008年之后的十余年里,每年的五一假期均是通过调整周末和工作日调休,形成三天左右的“小长假”。略有不同的是,在多数年份里,“五一”劳动节均处在一周的前两个或后两个工作日,便于和前后周末进行调换,形成3天“小长假”。
而2019年“五一”恰逢周三,通过与周末调休形成4天“小长假”,实质性地增加了一天节日休假时间。
2020年则是在延续2019年“五一”休假安排的基础上,进一步拓展,通过调休再多增加了一天节日休假时间,从而形成了5天的“小长假”。
以民生保障的角度来看,有利于人们放松休闲、缓解工作压力。这几个“小长假”分别处在春季和秋季,相对分散并均匀分布的“小长假”能够让更多人有更多机会踏青远足,或结伴郊游,或休闲娱乐,或参观博物馆、科技馆、展览馆,或观看电影、戏剧等等,从而丰富生活内容,缓解工作压力。
由促进消费的角度看,有利于释放内需潜力。目前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一半,而居民消费中,文化娱乐和旅游等消费又处于上升趋势。旅游、文化、体育、健康、养老等幸福产业面临很好的发展契机。通过分散假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包括文化和旅游在内的国内消费,对于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具有重要意义。
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,有利于缓解景区和目的地的接待压力。相比集中放长假的方式而言,分散假期在一定程度上可均衡游客的时间分布,缓解集中出游所带来的各种环境压力和接待压力。